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专题专栏 大会报告

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时间:2019-01-31

  ——2019年1月28日在淮安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钱斌

  2018年,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咬定“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总目标,紧扣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依法服务大局,全力促进淮安高质量发展

  坚持立足审判职能,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和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积极为淮安高质量发展走前列贡献法院力量。

  ——强化司法引领保障功能。深入开展司法研判,组织150名法官深入138家企业实地调研,向企业发放法律风险提示2400余份,召开3次企业家座谈会,妥善审理不同所有制主体、不同地区市场主体、不同行业利益主体的案件11256件,正确处理公司决议效力、股东知情权、利润分配权和股东代表诉讼等纠纷案件197件,审理合同纠纷28884件,妥善审理“三权分置”改革引发的农村土地纠纷124件。

  ——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围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依法确认189家企业让与担保合同有效,维护新型担保效力,促成融资1.31亿元。组织排查“套路贷”与虚假诉讼,依法审结民间借贷纠纷案件9101件。关注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慎用“查冻扣”等强制措施,促成55家有发展潜力企业与债权人达成执行和解。推动安华汽车等21家申请破产企业,充分运用债务减免延期、资产重组、引入第三方投资者等方式,实现项目成功嫁接、企业重新投产、僵尸企业出清。

  ——激发社会创新开放活力。依法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94件,判处罪犯14人。审结私募众筹、产权式商铺、网络交易等新类型案件1145件,促进创新型企业成长发展。紧贴“1+4”台资产业发展计划,围绕打造台资高地“升级版”,设立涉台商台企纠纷巡回法庭及诉调对接办公室,依法处理涉台纠纷10起。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社会发布刑事、行政、民间借贷、保险、房屋买卖等领域审判白皮书21份,向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发出司法建议267件。市中院组成7人合议庭公开审理全国首例侵害烈士名誉公益诉讼案,坚决维护英烈形象,引导树立崇尚英雄、敬仰英烈的社会风尚。网上公开裁判文书88649份、直播庭审22634次,全市有6名法官被评为“全国优秀直播法官”。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开展“法律六进”主题活动,100余名法官开展法律宣讲300余场次,41个案例被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等法治栏目采用。

  二、发挥审判职能,持续巩固社会和谐稳定局面

  聚焦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忠实履行平安淮安、法治淮安建设者、捍卫者、实践者的职责使命。

  ——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新收一审刑事案件3726件,审结3401件,判处罪犯3868人。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8件58人。严惩严重暴力犯罪,审结故意杀人、强奸、绑架等犯罪案件229件。严厉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审结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等侵财犯罪案件971件。审结职务犯罪案件28件35人,其中县处级以上2人。积极参与禁毒、“扫黄打非”、“净网”专项活动,重拳惩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保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切实保障涉诉民生利益。新收一审民事案件49637件,审结44194件。一审审结劳动争议、人身损害、财产权属、相邻关系等案件4095件,审结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等案件7426件。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强化涉诉案件源头治理,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5044起纠纷通过诉前调解平台化解。

  ——大力促进法治政府建设。新收一审行政诉讼案件853件,审结744件。坚持监督和支持并举,以驳回起诉、不予立案等方式结案203件,切实维护行政执法权威;以撤销、确认违法等方式判决行政机关败诉案件100件,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以和解、撤诉等方式结案125件,促成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健全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机制,向市委、市政府报送行政审判年报,开展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季季看”活动。

  ——不断筑牢绿色司法屏障。新收一审环境资源案件176件,审结165件。“洪泽湖流域环境资源法庭”获批设立,为打造“生态河湖好风光”淮安品牌奠定基础。受理涉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案件5件,审结吕某等14人非法捕捞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判令被告承担生态修复费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予以报道。

  三、奋力执行攻坚,及时兑现胜诉当事人权益

  始终保持决战决胜状态,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力度打响执行攻坚战。全市法院新收执行案件33976件、执结41365件。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实际执结率、终本合格率居全省法院第一,其他指标均达最高法院要求。

  ——推动构建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坚持党委领导,市委专门召开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动员部署会,各县区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报告,出台支持法院解决执行难的文件。市人大常委会建立“千名代表助执行”机制,联合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建立控人扣车机制,会同市经信委、财政局、住建局等8个部门出台信用惩戒机制,聘请1674名基层网格员为执行协理员,建立“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工作责任体系,推行“周通报”“旬连线”“月约谈”和“常态化督导”四项机制。

  ——精准实施决胜攻坚。全面运用“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查控,基本实现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和相关信息的有效覆盖、“一网打尽”,坚持穷尽执行强制措施,常态化开展集中执行行动,加快财产处置变现进度,形成“法院+社会机构+网络平台”的涉执资产处置新模式。

  ——确保执行权规范高效运行。制定《执行标准化手册》,对13个重要流程节点作出明确指引,扎实推进执行指挥中心“854模式”实体化运行,规范适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全面推进执行公开,营造了褒奖诚信、打击失信的良好氛围。

  四、深化司法改革,大力促进司法公信力提升

  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坚定不移在改革创新中迈向公正高效权威。

  ——狠抓司法责任制有效落实。严格落实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全市增补入额法官34名、退出员额11名,公开招录书记员71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完善审判权运行机制,推进院庭长办案实质化,市中院院领导办案数排名全省前列。探索构建新型审判监督管理机制,促进办案质量有效提升。

  ——力推繁简分流实质化运行。全面推进刑事、民事、行政和执行案件的全覆盖、全流程、标准化的繁简分流新模式,推行“三车道”案件分流模式,市中院和基层法院全部设立速裁庭或速裁中心。

  ——加快综合配套改革协调推进。出台《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工作纪要》,全面落实证人出庭、非法证据排除等机制,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完善法官职业保障机制,金湖法院在全省率先建成法官维权APP,加快“智慧法院”建设步伐。

  五、坚持从严治院,努力建设高素质法院队伍

  按照“八个本领”“五个过硬”要求,持之以恒推进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涵养忠诚品格,坚定政治方向。组织干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践行周恩来精神、建好周总理家乡”专题教育实践活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学习十九大·岗位建新功”半月谈活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不断增强干警党性观念、恪守党性原则。

  ——锤炼素质本领,提升司法能力。推进“学习型法院”建设,注重实战化技能训练,举行书记员岗位业务技能竞赛、开展优秀裁判文书评比,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全市法院先后有440篇调研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锻造优良作风,确保廉洁公正。开展“作风建设大会战”活动,全面启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活动,加强集中警示教育,编发全市法院《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选编》、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组织讨论交流,切实筑牢干警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全市法院工作一年来又取得了新进展、新业绩,市中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表彰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2015-2018年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连续17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科学跨越发展先进集体。全市法院系统有120名个人或集体获得市级以上表彰。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全市法院奋力攻坚,实现跨越突破的重要一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总目标,突出“改革创新、科技引领”两大驱动,狠抓“思想政治建设、服务大局成效、执法办案能力”三项重点,持续打造“铁案品牌、绩效品牌、阳光品牌、亲民品牌”四大品牌,努力实现“诉讼服务全方位、办案质效创新高、执行工作再巩固、队伍建设争一流、基层基础上水平”五大目标,为淮安高质量发展走前列、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突出护商助商亲商,以更高站位服务发展大局。开展服务实体经济专题大调研,推进服务和保障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30项举措落地生根,着力优化和改善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动力。严格落实市委“生态优先”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功能作用,坚决保护好淮安发展的环境优势。二是聚焦安全安居安业,以更实举措维护社会稳定。继续加大严重刑事犯罪打击力度,巩固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突出惩治“隐性”黑恶势力及“保护伞”。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切实做好厅局以上职务犯罪等重大案件审判工作。持续开展重大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化解专项行动,推进青少年维权工作,促进社会治理。三是围绕为民便民利民,以更优服务回应群众关切。建设淮安“微法院”,提供一体化全流程在线诉讼服务,实现“指尖上的诉讼”。建立全市法院在线调解平台,构建线上线下联动化解格局。继续保持执行工作高水平运行,形成标准化建设工作机制。大力实施“法官讲法·以案释法”项目,将更多案件庭审送到群众身边。四是紧扣效能职能智能,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创新。深化案件繁简分流,在全口径推进“简案快审”的基础上,探索完善“繁案精审”配套机制。指导基层法院优化内设机构,让司法政务、业务运行更为顺畅高效。完善审判执行大数据分析平台,提高司法预测预判、风险感知和监察监控能力。五是着眼专业精业敬业,以更严要求建强法院队伍。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建立健全与人员分类管理相适应的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干警司法能力。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组织“作风建设大会战”回头看,建设庭审自动化巡查系统,扎实推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活动,促进公正廉洁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