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人民调解2018年工作总结

时间:2019-01-03

  全市现有人民调解组织1861个,调解员4120名,其中专职县乡村三级调委会全面建成,规范率达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98%。2018年省厅下达的全年最低案件指标为75624件,截至目前,全市录入案件83459件,人均调处11.26件,完成全年任务的110.36%。清江浦区、淮安区淮城街道人民调委会被评为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盱眙县李景府、洪泽区韩夕玉被评为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工作经验受到厅领导三次批示、省政府快报采用,《江苏法制报》等媒体宣传及《淮安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人民调解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建设水平不断攀升。
  (一)打造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人民调解工作社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调处工作。推动县区吸纳五老人员、道德模范等参与调处工作,各县区均建成道德模范参与人民调解工作机制。二是普遍设立个人调解工作室。全市设立个人调解工作室196个,实现乡镇全覆盖。培育了一批如"三老普法调解工作室"、十九大党代表"李银江个人调解工作室"等特色调解室。三是重点打造人民调解工作品牌。举办全市十大金牌人民调解室创建、十大金牌人民调解员创建、优秀人民调解案例评选等活动,挖掘典型、激发活力。
  (二)关注社会矛盾纠纷发展新趋势,人民调解工作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调解组织普遍建成。全市建成各类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98个,环保、医患等重点领域人民调解组织全面建成,覆盖率100%,引导县区成立黄瓜蔬菜、龙虾、凹土等特色产业调解组织,直接对接产业矛盾。二是专业力量广泛参与。全市已建成各类人民调解专家库21个,专家团成员500余名,全市人民调解人才专家库经过多次筛选,已经初步建成。三是队伍建设不断强化。举办全市骨干专职人民调解员培训班、全市人民调解业务研讨班,组织县区业务分管领导赴重庆、程度实地考察人民调解及司法所建设工作,切实推动工作队伍专业素质提升。
  (三)开发优化"智慧调解"新平台,人民调解工作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打造网络调处端口。用好"四频一网"平台,推广淮阴区指尖调解微信小程序、"精准调解小词典",当事人可自行选择并申请,目前已接受咨询1000余次,成功化解案件40余起。二是用好在线案例平台。通过"调解小助手"、12348法网、一体化智能平台等系统管理案件,今年已报送案例101篇,淮阴区一篇案例入选中国法网;三是助力共建共治共享。定期通过分析报告等形式助力社会治理工作,围绕"双提升"工作进行督查调研,切实为提升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效及综治网格建设实效作出贡献,撰写各类报送分析报告15篇。
  (四)创新发展新时期"枫桥经验",人民调解工作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建立优先调处机制。联合市信访局制定下发《关于建立"访调对接"工作机制的意见》和《开展"百室千案"活动的方案》两个文件,全市建成有关调解组织39个,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专业人士直接配合市县领导化解信访案件,全市今年调处案件525件。二是打造访调对接点将评议制。公示调解员信息,由当事人自行选择;在各县区组建评议团队,疑难复杂案件陪同评议调处,成立"皖苏天长盱眙金湖接边地区联合调委会",妥善化解50余块所有者已入外地户籍的"飞地"权属争议。三是打造特色工作室。针对退伍军人信访重点群体成立淮阴区"老兵调解室",目前有调解员20名,并配有律师、心理咨询师,调解案件900余起,复杂老兵纠纷2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