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工作的通知

时间:2018-08-30

淮政办发〔2017〕70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从我市相关县区和外地探索实践看,以稻虾共作、虾稻协同为重点,推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可以有效提高土地(水面)产出效益,减少肥料、农药使用数量,提升稻米虾蟹品质,是新形势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农渔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增添农渔业绿色协调发展内涵、促进农渔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现就深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工作通知如下:
  一、把握总体要求。围绕推进构建"富民增收、降本增效、质量安全、环境友好"的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和新格局,坚持生态和谐、因地制宜和规范有序发展,强化规划引领、市场驱动、科技支撑和示范带动,从今年起每年新增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面积3万亩以上,到2020年力争总面积超过30万亩,形成一套成熟可行的稻渔综合种养田间工程建设、生产运营管理和产业发展支持体系,打造具有一定规模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稻渔产业链条,实现产业与生态、农业与农民、品质与效益的多方共赢。
  二、优化规划布局。各地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加强调查研究,将集中连片的单季稻田、中低产田、低洼田块等适宜推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区域纳入农渔业生产和主导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水源是否充足、排灌是否方便、周边有无污染和基本农田保护要求、基层群众意愿程度、市场需求效益分析等多方面因素,按照宜小则小、宜大则大的原则,制定方案,排出计划,整合力量,分步推进,确保推广一片、成功一片。
  三、狠抓主体培育。各地要积极引导有条件的粮食生产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鼓励有创业意愿能力的群体发展稻虾共作、虾稻协同经营模式,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各类经营主体统一流转整理土地,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后再对外发包。要大力培育和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实效,为稻渔综合种养提供高效服务。
  四、强化技术支撑。要综合考虑稻米种植和渔业生产的双重要求,整合水稻栽培、渔业生产、农业机械、农田水利、农业科研等方面力量组建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团队,突出养殖对象与水稻品种选择、田间水系规划、搁田与放苗、秧苗前期保护、鱼虾后期捕捞、种苗繁育配套、生产管理、机械化与智能化运用、品牌运作等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加强跨行业跨系统的协作研究和集成推广,提高科学种养水平。
  五、加强品牌运作。要重视加强稻渔综合种养的标准化生产、市场化推介、产业化运作和品牌化销售,优化提升"淮安大米"、"盱眙龙虾"、"洪泽湖大闸蟹"等区域公用品牌,拓展赋予"虾池米"、"稻田虾"等新的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发展趋势的内容标识,着力提高我市优质特色稻渔产品在中高端消费市场的影响力和占有率。
  六、合力支持推进。各地要把推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作为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稳粮增收、渔稻互促、绿色生态"的有效抓手,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农业、渔业部门要切实发挥牵头推进作用,水利、农机、农经、粮食、农业开发、国土、科技、财政、金融等部门和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责,在规划编制、项目编排、资金安排、用地保障和设施配套、技术指导、信贷服务、市场开拓、品牌运作等方面给予协作支持,合力推进我市稻渔综合种养有力、有效、有序发展。
 
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