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农业农村
我市夯实筑牢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发布日期:2019-04-17 09:41  来源:淮安日报  浏览次数:次  字号:[ ]

2018年,我市将农业产业与工业、服务业统筹一并考虑,提出了打造“4+1”产业升级版的重大举措,更大力度发展特优高效种植、特种绿色水产、特色生态休闲和高附加值、高颜值“三特两高”产业,走出了一条“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的产业发展之路。2018年,“三特”产业产值350亿元,占据了全市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达到52%。

树立“特色优先”理念  农业走上“名特优新”新路

我市发挥临湖优势及特色资源,助推盱眙县连续18年举办龙虾节,创建省级小龙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开展小龙虾育苗专项攻关,创新小龙虾养殖模式,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35万亩,配套建设小龙虾大市场、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等全产业链设施。推出的“盱眙龙虾米”先后获得全国首届稻渔综合种养优质渔米评比金奖和江苏好大米十大品牌等殊荣。发挥地方畜禽独有品种优势,突出“淮安黑猪”作为农业部16个主推“地方猪”品种之一,成立“淮安黑猪”产业联盟。依托南农大淮安研究院建成种质资源库,引进秋歌农牧、温氏等企业扩繁、产业化开发,目前,一个集种苗繁育、规模养殖、屠宰加工、市场营销、品牌创建等淮安地方特色猪“全产业链”体系正在构建形成。

树立“树牌创牌”优先意识  吹响“品牌强农”集结号

至2018年底,我市先后创成农业部地标产品8件,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7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20件,位居全国设区市第一,品牌发展基础优越。2018年推出了整市域、全品类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淮味千年”,提炼出“淮水润良田,鲜美传千年”品牌价值内涵。利用“母品牌”+“子品牌”的模式,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集中宣传,与中农垦、苏宁共建网上销售渠道,建成线下体验店3个,“淮味千年”及旗下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持续增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的一块牌子。

树立“品质优先”理念  打响“质量兴农”大战役

我市制订“三特”产业标准化生产规程120多项,印制成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明白纸”进企入村宣传贯彻,用标准化守住质量线。我市“六统一”标准化生产的稻米企业达153家,年大米产量140万吨,销售收入约70亿元。不断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检测体系和追溯体系,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APP上线运行,严格执行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四个最严”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扎实将高品质“管出来”。淮安双汇、苏食、温氏和华石四家企业进入全国农产品加工500强,两家企业入选全省农产品加工“二十强”,390多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90多万户,户均增收3000元。

树立“生态优先”理念  奏响“绿色兴农”主旋律

我市大力开展治土治水治废、控肥控药控除草剂,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从根源上保障产业绿色底色,将绿色安全优质农产品“产出来”。全国首创测土配方施肥,年推广应用面积922万亩次,应用率90%以上。户用沼气“四个三”模式在全国推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紫山、淮香、朵朵等数10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建设秸秆收贮场100多家,农机补贴秸秆打捆设备购置,争取中央财政项目2个在金湖、洪泽建秸秆发电厂,秸秆“五化”综合利用率达94.6%,根治了乱抛乱烧的难题。推广生态发酵床、全程无抗生态养殖新模式,深化“263”整治禁养限养,7个县区全覆盖争创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备率91%,资源化利用率达88%。推广应用滴喷灌、水肥一体化、物理生物防控、统防统治等绿色种植技术,全市病虫害统防统治率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