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9-01 11:19 来源:淮安日报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聚焦养老服务设施运行低效甚至闲置浪费这一突出短板开展专项整治,通过建立闭环整治链条守护幸福“夕阳红”。
我市由市委分管领导牵头推进,相关部门单位密切配合,坚持同题共答,开展县区“家家到”调研,坚持开门教育,针对性提出取缔一批“虚”的、整合一批“闲”的、改造一批“弱”的、补充一批“需”的等“四个一批”工作思路,细化制定全市养老服务设施低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为整改整治明确了路径。
在整改整治过程中,我市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对一些空挂牌子、没有需求或不具备服务功能的设施取缔摘牌,腾出空间改作他用;对174个位置邻近、使用率不高但确需保留的设施进行空间整合、功能融合;对32个群众认可、利用率较高但条件有限的设施提档升级,增强服务能力;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补充新建12个存在刚性需求、但没有配备到位的养老设施。
金湖县在全市率先完成敬老院资源整合后,引入江阴颐乐居、禾康智慧养老等专业机构负责3家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营,并积极拓展社会化服务,推动中心床位利用率大幅提高。截至目前,全县已吸引65名社会老人入住。
淮安经开区精准聚焦社区居家老人急难愁盼问题,利用社区闲置用房,新建了邱圩村黄元小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并引进苏州品荟健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打造“幸福小厨+老年学堂+康养+文娱”服务矩阵。自今年6月试运行以来,中心日均服务老人约140名,成为老人的“幸福家园”。
既要“当下改”,又要“长久立”。我市建立联合监督检查机制,“四不两直”开展整治工作“回头看”;探索民政部门直管、委托第三方运营、招聘专业人员代管、转制为国有企业等模式,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完善政策扶持机制,对紧贴群众需求、利用率高的养老设施加大支持力度,切实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推动养老服务设施物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