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动态
我市民生实事工作交出温暖“年中答卷”
时间:2025-07-28 15:09  来源:淮安日报

2025年过半,我市民生实事工作交出了一份温暖的答卷。1-6月,省、市政府民生实事工作总体达序时,其中城中村改造等项目跑出“加速度”——完成改造983户;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427套,占年度目标的97.1%,为新市民圆“安居梦”筑牢根基。与此同时,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开展困难职工医疗救助等政策类项目赢得群众点赞,持续推进县中振兴、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基本保障水平等十项人大代表重点助推项目稳步实施。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这份温暖正真切融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全市176所未装空调的中小学教室已全部完成空调安装与电力配套升级。在改善校园环境的同时,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也得到全方位保障。实施学校食堂新建、改善类工程,全市118所学校供餐能力提升项目中已有54所完成任务,完成率达45.8%。为确保校园餐食品安全,我市积极推进校园餐整治工作,出台《校园餐专项整治年度工作重点》,明确25项重点任务,21项已基本完成;推行国有企业集中采购配送学校食堂食材模式,在市直6所学校开展试点。

健康守护的力量正坚定地向基层延伸。全市821名骨干医师深入基层社区和镇街,开展956场次“山阳名医基层行”医疗服务,同时进行带教培训并推进特色科室建设。淮安区钦工镇中心卫生院、淮阴区南陈集中心卫生院、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马厂卫生院、清江浦区清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中医传承亦在发力——成立山阳医派传承发展研究学会,“温病大讲堂”开讲,省中医流派研究院山阳医派分院获批成立,五级中医馆建设扎实推进,千年岐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惠民新光。

面对汛期考验,“不淹不涝”的承诺正化为坚实屏障。市管道路排水防涝整治工程、市政道路排水管网畅通工程等7个防洪排涝项目,已完成投资4.43亿元,达年度计划的71.68%。其中,市管道路排水防涝整治工程——易积涝点排水能力提升、淮安市茭陵一站引河上游排涝能力提升工程清江浦区配套项目已完成。渠北运西片区临时排涝能力提升工程已全部完成,并通过通水验收。茭陵一站引河上游排涝能力提升工程9个单体项目已完工4个,其余5个项目全部通过通水验收并具备排涝能力,主体工程全部完成。暴雨来袭,积水迅速退场,城市“毛细血管”日益畅通,市民雨天出行的安全感显著提升。

上半年,全市开展“送戏下乡”150场,移动美术馆进学校、进企业、进镇村60场。数字文化建设同样硕果累累——实现区域内数字图书资源共建共享,定期发布各类数字资源,开展平台测试工作,让城乡居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就业是民生之本。上半年,我市组织2200名在淮大中专院校学生在淮实习,组织观摩活动6场、定向对接宣讲活动5场。累计开展返淮就业对接活动400余场次,促进2589名技能型人才回淮就业,引进省外劳动力7103人。组织企业赴高校招聘13场次。1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逐步建成,兜底帮扶665名困难群众就业。产教融合深入推进,设立校企合作专班22个,新增高级工及以上等级毕业生2162人,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住得舒心,离不开小区物业的优质服务。聚焦“关键小事”,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领域系列新政接连落地,维修资金优化应急使用机制、住宅电梯安全运行保障机制、业主大会和业委会指导规则、前期物业招投标办法、物业管理委员会实施办法、协商共建机制指导意见等为社区管理注入“稳定剂”。建立15年以上老旧住宅电梯清单,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将534部老旧住宅电梯分6个类别制订电梯更新计划。市物业公共服务平台在“i淮安”APP上线,110个小区完成数据备案,管理服务迈入“云端”。清江浦区清江人家小区作为首批10个“信托制”物业试点小区之一已启动导入。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同步发力,建立“一小区一清单”,交办问题4024个,已完成整改1848个,家园环境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