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动态
我市解忧纾困出真招 用心用情办实事
时间:2025-07-10 14:53  来源:淮安日报

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适应人口变化趋势特征,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抓好民生事业,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坚持就业优先导向,筑牢民生之本。上半年,我市将“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岗位信息发布站点、零工市场延伸至镇街、社区,抢抓春节、“五一”假期等劳动力流动高峰期,通过新春招聘大集、网络直播带岗等形式,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聚焦重点群体就业,开展驻淮高校毕业生“青春留淮”行动、淮安籍在外技能型人才“凤还巢”行动、重大项目招工引才“一企一策”服务行动、产教融合赋能发展行动等,切实拓宽劳动者就业渠道。市政府出台《关于开展“技能兴淮”行动助力富民增收赋能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开展“扫盲式”“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培训,通过开展企业职工“提技稳岗”行动、重点群体“精准培训”行动、在校生“强技赋能”行动,精准搭建企业和劳动者供需平台。截至6月底,我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2.44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09万人,促进技能型人才回淮就业2742人,为2.35万人提供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753个创业主体获批1.95亿元富民创业担保贷款,支持3476人成功自主创业。下半年,我市将加大惠企稳岗力度,更好发挥重大项目带动就业作用,扎实开展“技能兴淮”行动,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切实以就业之稳助力经济之稳、社会之稳、民心之稳。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增进民生福祉。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全力补齐民生短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以2025届高三县中振兴“十项行动”为抓手,坚定不移推动县中振兴;出台《淮安市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清单(2025版)》,为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养老服务提供指导;持续推进2家省级社区普惠托育点和10家市级普惠托育机构创建工作……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我市将在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精神文明等方面推动相关部门进一步树牢以人民为中心思想,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用心用情纾民困解民忧,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织密兜底保障网络,守住民生底线。今年上半年,全市持续开展特殊困难对象排查,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深入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持续深化“淮尚助困”社会救助品牌实践,推动我市社会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转变,筹集150万元慈善资金,满足散居特困老人住院治疗的照料护理需求,切实织密兜底保障网络。共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困境儿童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临时救助、尊老金等各类民政救助保障资金6.94亿元,惠及民政保障对象45.2万人次,有力保障了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下半年,我市将进一步强化困难群体保障,做好低保标准调整工作,提高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优化社会救助审核审批流程,深入开展好服务类救助试点工作,加强部门信息共享与服务联动,努力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