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三色交融”,协同推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努力绘就生态环境新画卷。
一是聚焦绿色引领,厚植经济发展“底色”。充分运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结合产业定位、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等要素,严格执行污染防治在空间、总量、项目控制“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从源头上确保项目建设符合污染防控要求。截至5月中旬,累计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174个。
二是聚焦治污攻坚,提升环境质量“成色”。坚持将环境质量改善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硬要求,以增强环境治理系统性为引领,组织开展环境质量“首季争优”行动,统筹推进大气攻坚、断面水质提升等工作,全力推动环境质量改善。截至5月20日,全市PM2.5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5.2%;1-4月,淮安市57个省考断面水质优III类比例为91.2%,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
三是聚焦群众关切,擦亮生态为民“质色”。深入推进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扎实开展群众“房前屋后”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多年超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