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部门动态
我市推动党组织与新就业群体“双向奔赴”
发布日期:2025-01-02 15:02  来源:淮安日报  字号:[ ]

我市现有快递员、外卖配送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5.8万余人,新就业形态成为城市新增就业的重要来源。我市聚焦组建重点、突破覆盖难点、畅通服务堵点、打造标杆亮点,全力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将新就业群体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温馨港湾”。根据新就业群体人数众多、流动性大、需求多样等特征,我市在各县区打造24小时全天候智慧型“温馨驿站”。驿站内配备空调、冰箱、微波炉、饮水机等设施,提供应急药品、一次性雨衣、按摩椅等物品。同时,依据群体特点、功能定位、时节变化等因素动态更新服务项目,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个人化、人性化、精细化服务。我市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移动电信营业点、爱心商户等场地,在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集聚度较高的核心城区、物流园区、特色街区精准选址,建成“温馨驿站”“骑士之家”等阵地800余个,着力打造集党建宣传、便民利民、关心关爱、文明引导于一体的开放式、一站式、共享式、零距离的服务场所,让“驿站”成为新就业群体的“温馨港湾”。

暖“新”服务托起“稳稳的幸福”。我市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所需所盼,深入推进关爱凝聚新就业群体20条措施,将每月27日设定为“淮安爱骑日”,并统筹人社、工会、卫健等23个部门制定市级服务项目,提供免费体检、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子女托管、家庭教育指导、走访慰问帮扶等服务;试点开展“骑手友好社区”建设,推动解决进门难、上楼难、停车难等一批末端配送难题。围绕新就业群体权益维护、劳动保护等需求,组建“红律护新”志愿服务队,建立新就业群体司法联动协同保护机制,聘请专业律师每月定期走进“温馨驿站”,为司机、骑手等群体义务代理维权案件,已累计开展“红律护新”“街头门诊”等各类主题活动1560余次,惠及新就业群体46600人次,为新就业群体托起“稳稳的幸福”。

党建引领实现“双向奔赴”。我市坚持把实事办到新就业群体堵点上、把服务做到他们心坎上,通过设立“红‘新’学院”、举办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开展就业指导服务等,常态举办外卖配送行业专场招聘会,帮助新就业群体提升就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拓展职业发展空间。除了拓宽新就业群体就业渠道外,各级行业党组织还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来源广泛、联系面广的优势,搭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平台,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小巷骑手”等65个志愿服务队,选聘734名骑手兼任社区网格员,组织骑手积极参与助老助困、文明城市建设等志愿服务活动。我市紧扣新就业群体职业特点,开通“消防邮路”,指导实施“法治快递进万家”工程,充分发挥快递员职业优势,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和普法宣传;选聘456名“食品安全监督员”,引导骑手参与行业治理;实施基层治理六个“100”联建联动志愿服务行动,组织新就业群体与村(社区)结对开展志愿服务,实现由“管理对象”到“治理力量”的转变。

我市将持续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以更加精准的暖心服务,引领推动新就业群体积极融入城市基层治理格局,将“组织优势”转变为“治理优势”,为城市发展凝“新”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