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7-04 14:32 来源:金湖县政府办
为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近年来,金湖县通过实施“三项机制”,督促流动党员高质量参加组织生活、见实效开展服务活动,推动流动党员有效接受组织教育管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将流动党员凝聚在党旗下、磁吸在组织中。
聚焦组织关怀,建立“心声点亮”机制。印发《关于实施流动党员“五个一”管理工作法的通知》,指导各村(社区)干部与流动党员建立联系结对,结合党群议事会,每月10日定期收集流动党员“心声留言”,及时开展“心声点亮”服务办结活动,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目前和1500余名流动党员均已结对,收集反馈流动党员“流动心声”信件500余份,慰问流动党员及家庭2400余人次。
在春节、五一、国庆等重要节日期间,结合“五必访”活动,对流动党员家庭实行关爱进村入户、暖心服务到家,各镇(街道)党(工)委根据实际情况主动对接流动党员,为在外未返乡的流动党员寄送“暖心包”,让流动党员时刻感受家乡党组织的温暖。今年以来,已为在外流动党员寄送“暖心包”600余份,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聚焦党性提升,建立“线上打卡”机制。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机制的意见》,摸排流动党员底数,做到流动原因清、流出时间清、就业单位清、暂住地址清、联系方式清“五清”;完善流动党员名册,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数据库,准确掌握本镇(街道)流动党员人数、结构、分布,并定期更新、动态维护,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探索推出流动党员微信小程序“荷都红雁”,设置11项特色服务功能,依托人民兵工展示馆、水上森林等红色教育点打造线上红色游学点,引导流动党员进行“云上课堂”线上打卡。结对联系人每月向流动党员发送党课、主题党日、固定学习日学习清单,引导流动党员通过学习强国、淮安党建、金湖组工等平台开展学习。开办“晚自习”延时学习班,党支部书记利用“荷都红雁”平台,组织流动党员在休息时间“补课充电”,确保流动党员学习不掉队、思想不掉线。
聚焦作用发挥,建立“双向报到”机制。坚持流出地与流入地齐抓共管,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开展党员承诺践诺、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教育引导流动党员在外向流入地报道,积极参加志愿活动,以良好的党员形象彰显荷都金湖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鼓励在外流动党员积极宣传、推介金湖家乡人文风貌、产业布局和投资环境等情况,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
各镇(街道)结合节日庆典,通过党员楼栋长(中心户)联户宣传、线下积分兑换等形式,引导流动党员返乡报道参加活动,每年召开一次流动党员代表座谈会,介绍镇(街道)经济发展、社会事业、民生建设新成果,邀请创业成功、事业有成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或提供招商引资信息,充分利用流动党员人脉资源、信息优势,引导他们为家乡建设、百姓创业、招商引资等方面积极出力。对有返乡创业意向的流动党员,做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解读等服务保障工作,争取流动党员回乡投资创业,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