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3-21 14:16 来源:经开区党政办
2022年以来,淮安经开区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力实施“培根铸魂、赋能提质、关爱保障、携手筑梦、产改引航”五大工程,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庆鼎精密电子荣获全市唯一“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填补了淮安市近五年来的空白,经发集团荣获“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韩泰轮胎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5个集体和个人获省级表彰,46个集体和个人获市级表彰。
聚焦“培根铸魂”工程,突出党建引领“方向标”。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开展“双进”宣讲活动20场,举办“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职工演讲比赛、读书征文、“职工之音”等活动,收到140余篇稿件和70余份音频资料,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送上红色书籍1000余册。协助拍摄“淮安工匠”刘根水、杨新春2期。联合打造“党工共建”阵地6家,产业工人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比例逐年提高。持续推动企事业单位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体系,韩泰轮胎和周向阳荣获2022年度全省优秀提案单位和提案人,是淮安市唯一获评项目。
聚焦“赋能提质”工程,打造建功立业“驱动轮”。持续实施企业技能人才自主培养评价改革,深入开展“校企双师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累计培养急需技能人才5000余人,订单式培养技能人才2500余人。常态化开展技能比武练兵活动,培养和选拔高技能人才2600余人。成功推选刘根水、杨新春获评第二届“淮安工匠”,王瑞获评淮安市“首席技师”,杨新春劳模创新工作室获评淮安市技能大师工作室。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各类技能人才3.9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全市第一,达到1.52万人。
聚焦“关爱保障”工程,架起暖心服务“连心桥”。新建和兴汽车“精灵空间”职工子女托育机构,有效解决职工后顾之忧。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制定“十个一”暖“新”服务,常态化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系列活动。淮安西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日月洲度假村)被命名为首批淮安市职工疗休养基地。为100余名农民工提供“求学圆梦”服务,发动3792名产业工人加入职工医疗互助互济会,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开展省以上模范职工之家“结对共建”试点活动,共结7对。建成省、市级“温馨驿站”示范点15家。
聚焦“携手筑梦”工程,筑牢权益保障“保护网”。完善与法院、仲裁院诉前调解机制,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全年新签订集体协商合同5家。组织参加全市首届集体协商技能竞赛,1人获优秀协商员。和兴汽车等企业成立“流动仲裁庭”,敏实集团(淮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成功获评2022年度省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做到“小事不出车间,大事不出工厂”。举办“五·一劳动法治宣传服务月”“12.4宪法周”“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等活动20余场,聘请专业律师为区总工会提供法律宣传和援助服务12场。
聚焦“产改引航”工程,激活高质量发展“强引擎”。在全市第六次产改现场会上,鹏鼎控股等3家单位被列为观摩点,得到市产改办主要领导肯定,拍摄产改宣传片在江苏省电视台播出。目前,共培育产改试点单位80家,新增韩泰轮胎被评为省级产改试点单位。坚持以“党建+工建+产改”一体化推进为抓手,打造非公企业“红色服务矩阵”升级版,选优培强产改工作指导员、联络员、观察员73名,109名党工指导员协助解决企业经营发展难题16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