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经开区紧扣民生基础信息维护、政策宣传、帮办代办等涉及“参保扩面”方面的“关键小事”,深入探索“精准摸排+高效服务+数据共享”全民参保综合治理体系,推动“一人一档”和“参保扩面”深度衔接,全力打通参保工作“最后一公里”。截至当前经开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31.25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为19.44万人,参保完成率达100.42%,相较上年度增加1000余人,参保完成率为近三年最高值。
一是大数据精准识别,盘活基础信息价值。充分利用省人社厅扩面资源库和“一人一档”信息平台,深入开展“数据找人”扩面专项行动,精准定位未参保对象,动态掌握其在本地和外地的参保状态变化。今年区级层面明确将“城乡医疗保险政策宣传、参保登记、信息查询”等事项列入“街道(办事处)履行职责事项清单”,进一步延伸了全民参保工作触角。今年由该区人社部门牵头,围绕任务分配、信息维护、参保扩面“三个关键”,分层推动任务落实,形成上下闭环式数据流,突出网格节点作用,强化数据质量维护,同步建立户籍未参保和断保人员信息档案,实现对目标人群的精准管理和跟踪服务。针对已参保和未参保两类信息,线下采取进户走访、电话联系等途径核实,确保“有数必核,有数必准”,实现参保扩面实现从“有数”到“有人”的转化。截至目前,已精准推送一人一档参保人员数据12731条,核查数据12725条,核查率99.95%,为后续精准宣传和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网格化高效服务,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坚持“靶向发力、按需施策”,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制作并推送通俗易懂的政策解读内容,以图文、视频等多样化形式广泛传播,同时借助社区宣传栏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等传统宣传渠道,线上线下协同发力,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全面把牢居民医保参保缴费“关键期”以及春节、五一等节假日的“返乡期”,对“应参未参”人员,由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面对面、一对一开展服务,实现“就近”逐一动员。与此同时充分依托“15分钟医保服务圈”服务站点,组建专业的医保服务党员先锋队,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医院等场所,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贴心服务,现场解答疑问,协助办理参保手续,切实解决了群众参保过程中的实际困难,让医保服务更加贴近群众,今年已累计开展“上门服务”“代办服务”达89场次,服务人群6200余人次。在全省参保转化率排名前20的街道中,淮安市独占3席且全部位于我区,其中徐杨街道位居全省榜首。
三是聚合力打破壁垒,增强赋能助推效应。充分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加强与税务、民政、残联、公安等部门的数据共享与沟通协作,联合税务部门开展全量存量数据比对,对差异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判,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加强与税务、民政部门协作,持续完善城乡居民参保人员信息,并在信息系统中同步更新;协调民政、公安等部门,适时获取死亡人员信息,并在系统中标记,并及时将数据推送到街办、村居。在确保安全合规情况下,开展跨平台、跨部门数据比对,聚焦“电话、户籍、住址”补齐“一人一档”字段缺项,提升个人数据可用性、时效性,切实解决“有档空数、有数不准”问题,全面提升“一人一档”信息准确性。截至目前,补录个人电话、户籍地、居住地等各类信息超1.2万条。通过部门间的紧密配合,已精准推送未参保数据4.74万人次,集中归集一人一档参保人员数据1.27万条,形成了参保扩面的强大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