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金湖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综合施策化解金融纠纷。随着该县金融矛盾纠纷调解服务点揭牌,为金融纠纷化解和金融秩序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以“小机制”促进“大联动”。建立健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联席会议机制,协调推进金融纠纷化解工作。成立金湖县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县农商行、民泰银行等单位设立金融纠纷诉源治理调解服务点。在全县8个镇(街)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诉源治理工作站,将金融纠纷诉前调解工作覆盖所有镇(街)人民调解委员会, 探索金融领域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创新举措,实行非诉案件不进入个人、企业征信及其他档案,消除个人、企业思想顾虑,提高调解成功率。
以“小阵地”推动“大调解”。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优势,当事人通过“诉源治理工作站平台”实现诉前调解、诉中调解、司法确认、立案服务等业务实时自动流转,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便民为民目标。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发挥村居(社区)贴近群众、熟悉情况优势,对联系不上、催收未果、协商未达成一致的金融纠纷,明确到镇(街)、村居(社区),落实找人、教育、疏导、调解等,实现上下联动,整体推进。
以“小创新”助力“大治理”。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大调解力量,设置专业服务窗口,实现社会矛盾“一窗式”受理,金融纠纷“一站式”解决。从“注重办案”向“参与治理”拓展,突出抓前端、治未病,依托综治中心,将坐堂调解、庭前调解搬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通过以案释法、诉前调解、判后答疑、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形式,把触角延伸到县域各个角落。实现金融领域诉讼与调解的无缝对接,让金融纠纷解决更加便捷、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