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经开区将建立健全工伤保险工作体系作为保民生、促发展 及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严格贯彻落实工伤保险各项政策要求,以“实”为要、以“干”为本,持续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优化经办服务效能,提升工伤待遇保障能力,防范各种风险隐患,让工伤保险真正成为企业的“减压器”、参保职工的“安全盾”。
“扩面+预防”,织密应保尽保“防护网”
聚焦工程建设、新就业群体等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通过“大数据+铁脚板”的方式,以参保数据为依托,组织党员深入企业走访调查,升级完善扩面征缴资源库,精准锁定扩面对象。围绕工伤预防、参保缴费、工伤认定的业务流程以及工伤待遇申领等方面内容,组织社保政策宣传服务队常态化入企开展“零距离”宣传。创新利用VR技术,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制作VR场景,生动还原工伤事故现场,使职工直观地感受工伤事故带来的危害。同时,积极开展工伤预防进社区活动,利用广告大屏、小区电梯广告等载体持续加大工伤预防宣传力度,以“入心入脑”的宣传、“身临其境”的体验,进一步增强经开区广大职工群众工伤预防意识。截至目前,全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11.38万,其中建筑行业1.54万。
“经办+效能”,织密快速响应“服务网”
优化工伤认定流程,持续下基层、进企业开展走访调查,对行动不便的工伤职工,主动上门调查取证;对资料完备的案件,及时调查核实,尽早作出工伤认定受理决定;对不具备受理条件的案件做好解释工作,并为受伤害职工指明维权方向。注重受理、调查等环节,深入用人单位、事故现场和医院开展调查取证,认真审核用人单位或个人提供的申请材料等,做到受理举证、调查勘验、作出结论等环节紧密衔接,进一步压缩认定受理时间。同时,积极优化参保登记、缴费、待遇支付等服务流程,实现“一窗受理”。业务办理过程中,相关材料能够通过系统获取或部门间数据共享的,无须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重复提供。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工伤保险 异地就医备案等业务均可线上办理。今年以来,经开区累计发放各类工伤保险待遇643人次,涉及基金1262.04万元。
“内控+协作”,织密基金安全“监管网”
按照“分级负责、岗位制衡、系统赋权、风险可控”原则,将风险防控贯穿业务经办全过程,强化事故调查管理,加强行政效能建设,通过规范受理文书、业务程序,强化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建立重大伤亡、疑难案件集体审查制度,通过书面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加强交通事故、工亡事故调查,切实维护行政行为的客观性、公正性、严肃性。与民政、公安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定期筛查比对疑似死亡人员并及时停发相应待遇,防止冒领、多领等情况的发生,有效保障基金安全。常态化开展“工伤保险待遇案例宣讲”等主题学习活动,对典型工伤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增强干部职工业务能力。营商环境“优”无止境,经开区将持续打好政策宣传和精细化服务“组合拳”,织密工伤保险“三张网”,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