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破解基层群众“办事繁、办事慢、办事难”的痛点堵点,充分发挥数据赋能政务服务作用,盱眙县扎实推进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改革工作,着力构建“一网通办、一端即办”的政务服务新格局。
聚焦高频事项,由点及面全面铺开。该县对全县各镇(街道)的办事项目进行全面梳理与精准筛选,最终梳理出涵盖社保、医保、民政等领域的首批30项基层高频办理事项。同时,积极向上对接,在实现全县13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一平台”接入的基础上,探索选取马坝镇、盱城街道、古桑街道的5个村(社区)作为试点,深入基层一线协调解决平台使用中的窗口设置、事项入驻、网络调试、业务经办和人员账号权限等问题,完成村(社区)层级“一平台办理”的常态化运行试点工作。随着试点经验的逐步推广,截至今年8月底,全县13个镇(街道)、156个村(社区)已全面完成统一平台推广与接入,实现镇村两级“一平台”全覆盖,累计73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平台”办理。
聚焦学用贯通,由浅入深培训业务。该县将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工作作为改革落地的重要支撑,针对基层工作人员年龄、电脑操作水平等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的培训模式,对年轻工作人员开展进阶操作培训,重点讲解多事项并行办理、数据上传等功能;对操作基础较弱的人员,采取“手把手教学+纸质操作指南”的方式,确保每人都能独立完成社保参保登记、医保缴费查询等高频业务。同时,建立“工作群互动答疑”机制,安排专人实时在线,10分钟内响应平台使用操作中的疑难问题,确保镇村工作人员能随时向县级部门咨询,促进基层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与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聚焦一次办好,线上线下融合提质。该县聚焦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积极推动服务模式革新。以基层高频民生服务类事项为优先,依托“一平台办理”系统,不断推进各镇(街道)“一平台办理”窗口与“全科窗口”的融合建设。以“一窗受理、综合(全科)服务”为目标,将原本分散的人社、医保、民政等专项业务窗口整合,推动“全科窗口”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要求建设,指导镇(街道)区分窗口与后台工作职责,明确承诺件后台审核岗位和人员,彻底打破以往“多窗跑、多次办”的壁垒,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好”的服务升级。目前,全县13个镇(街道)共设立全科窗口48个,在大幅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效率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基层群众的办事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