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阴区围绕“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目标,合理布局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断提升社区居家养老供给适配性,扩大服务辐射范围,让“养老”变“享老”,托起老年群体幸福“夕阳红”。
开展适老改造,安享幸福生活。全面聚焦老年群体居家生活设施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摸排了解全区困难老人群体体量,综合运用入户调查、实地考察、现场沟通等方式,详细了解老年人的身体情况、生活环境和硬件设施状况,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案”的原则实施改造。分析老年人身体状况、住宅环境、实际需求等,提供菜单式项目套餐,老年人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为老年人打造更加便捷、安全的生活环境,提升居家养老品质。”截至目前,已完成42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跨越数字鸿沟,拥抱时代成果。该区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着眼老人实际需求,协助老年人体验信息化服务,为老人晚年生活插上“数字翅膀”,共享“数字红利”。出台《淮阴区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免费为全区60岁以上老人开展智能技术培训,用爱心、耐心、细心,帮助老龄群体适应智能时代,让老年人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已累计培训老人近3万人。
构建服务体系,打造精品养老。全区建成标准化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4家,建成占地1000平方米以上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个,老年人社区助餐点4个,乡村养老互助睦邻点25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65个,已实现城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全区3.48万余名老年人享受上门服务,其中高龄、困难老年人覆盖率达100%。
重视心理健康,主动靠前作为。今年以来,先后在王家营街道长江路街道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服务项目,努力实现阿尔茨海默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已有3000余名老人参与此项活动,反馈相关需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813条,给予有效建议(干预)70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