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区县传真
涟水县“四个三”全力保障春运有序平稳安全运行
发布日期:2023-01-20 10:44  来源:涟水县政府办  字号:[ ]

今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历时40天。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春运客运流从低位运行状态迅速反弹,客流总量大幅增长,春运交通秩序保障工作任务艰巨、压力激增。为此,涟水县做实“三个应急”管理机制、紧抓“三类重点”源头管控、守牢“三大阵地”预防事故、优化“三套战法”全力保畅,全力抓好交通安保维稳工作,确保全县交通秩序持续平稳畅通有序。

一是做实“三个应急”管理机制。春运前夕,涟水县超前制定并完善工作预案,在落实应急管理措施上下足功夫、做足文章,确保高效应对处置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状况。完善应急方案。召开“春运”安保专题会议,部署安排“春运”交通安保工作,强化特殊状况下的勤务安排、部门联动和路面管控等应对措施。完善恶劣天气应急处置预案,如遇大雾、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第一时间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工作机制。备足应急物资。提前贮备融雪物资,对冬防物资及机械设备开展检查,确保融雪防滑物资准备充分、机械设备性能良好,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快速有效处置。建强应急小组。抽调精干警力组建应急小分队,在国省干道每日安排不少于10人的应急处突小组进行待命,若出现交通显著拥堵、恶劣天气影响通行等情况下,第一时间进行增援,严防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二是紧抓“三类重点”源头管控。将源头监管作为“春运”工作的重要环节,深入排查、全面整改,做实做细源头防范工作。聚焦重点人员。通过源头安全监管微信群,每天提醒督促重点运输企业责任人加强内部安全监管。安排专人深入辖区运输企业,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对不符合“春运”安全管理规定及被列为“黑名单”管理的驾驶人,一律取消“春运”资格。突出重点车辆。对辖区公路客运、公交客运、校车和危化品运输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984辆重点车辆开展全面“体检”,全面清除车辆安全隐患,坚决禁止不合格车辆混入“春运”队伍。紧抓重点路段。结合辖区道路交通实际状况、施工路段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低温雨雪结冰天气情况,紧紧围绕辖区客流较大、路况复杂、事故较多的路段,全面深入排查道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存在的潜在风险,第一时间督促整改到位,全力筑牢道路交通安全底线。

三是守牢“三大阵地”预防事故。紧紧围绕客运站、主要干道、城郊农村三大阵地,全面强化交通安保维稳措施落实,肃清各类突出风险隐患。守住客运场站。全面加强客车出车前的安全检查,细致核对乘客人数、检查安全设施、提醒注意事项,确保将潜在的风险点全部消除,让每一辆客车健康、安全上路,把好客车“出站关”第一道防线。守住主要干道。坚持定点检查与流动巡逻相结合,在国省干道严格检查“两客一危一货”、面包车、“营转非”大客车,严厉查处“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客车凌晨2时至5时违规运行、超员超载、违规载货以及非法运输危化品等违法行为,维护良好道路交通秩序。守住城郊农村。针对郊区、农村地区管理力量薄弱的现实情况,加大郊区、农村地区执法管理力度,重点加强对面包车、接送学生车辆、低速货车等高风险车辆管理,严查超员、违法载人、酒驾等违法行为,全力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四是优化“三套战法”全力保畅。通过人工干预+科技信息化手段相结合方式,双管齐下、齐头推进,着力实现全县道路交通秩序良好有序。坚持全警上路。提前将疏堵保畅任务进行分解,明确大队领导、基层所队长和民辅警的职责,“定人、定岗、定时、定责”,分工开展交通事故处置、交通违法行为查纠、车流人流引导指挥等工作,把易引发交通拥堵的因素减到最低。优化信号灯配时。对城区、国道等人车流量大、易造成交通拥堵的重点路段上的信号灯,实施平峰、高峰时段的配时调整,最大限度提高通行效率,缩短易堵路段的车辆通行时长,防止发生大规模长时间拥堵。缓解停车难题。开展联合调研,深入城区商圈周边小区及道路进行实地查看,对符合条件的地段,尽可能施划限时停车泊位或者进行停车场改造,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停车需求,最大程度规范停车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