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前屋后,方寸之地,不再只是农家院落,而是孕育着增收希望和乡村活力的“微经济”体——金湖县的庭院经济正以其独特魅力,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一抹亮丽的色彩。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将庭院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引导、产业赋能和文旅融合,让农家庭院变身“增收园”和“风景线”。
庭院“微经济”,乡村增收新引擎
近日,金湖县前锋镇举办了一场以“激活庭院‘微经济’ 结出乡村‘致富果’”为主题的协商议事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庭院经济,指的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利用住宅院落及周边资源,从事小规模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生产经营活动,以此增加收入的一种经济形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挖掘乡村内生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已成为关键课题。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探索其新业态、新模式与新路径,有助于充分释放其在促进农民增收、美化人居环境、繁荣乡村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
在前锋镇淮武村,盛夏的农家院落里,一方方精心打理的“小菜园”绿意盎然,黄瓜藤蔓舒展、生机勃勃。这些庭院角落不仅提升了村庄“颜值”,更成为村民增收的“聚宝盆”。在镇党委引领下,淮武村积极探索“庭院经济+产业发展”新路径,将闲置地块改造为蔬果园,并搭建起市场桥梁。村党总支与县城生鲜商超“美家达”达成合作,建立上门收购机制,让村民自产优质蔬菜直通市场。
共建共享、技术赋能,从“一处美”到“处处美”
乡村振兴离不开有效的治理基础,金湖县各村镇不断创新治理模式,为庭院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福寿村积极创新,开展“小院板凳议事会”,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共同协商治理难题。依托该平台,村里还组织“小板凳”“‘邻’聚力”“庭院课堂”“板凳课堂”等活动,用于政策宣讲、民意收集和答疑解惑。截至目前,“小院板凳议事会”已吸引360多名党员群众参与,举办议事活动40余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0多个,调解矛盾纠纷40多起,累计服务群众超1000人次。
三园村则坚持党建引领,设立1个党总支和2个网格党支部,将组织体系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通过深化空间治理,已成功打造120户美丽庭院,一户户院落花木环绕,绿意茵茵,引人入胜,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同时,金湖县高度重视庭院经济的科学规划与有序发展。2025年5月,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戴楼街道办事处及规划咨询公司,走进官塘社区开展“规划师下乡”活动。本次活动以“规划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采取“政府+企业+社区”三方联动机制,把专业规划服务直接送到田间地头,助力乡村空间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近三年,金湖县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深度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打造“布局合理协调美,种树栽花绿化美,环境宜居清洁美,热心公益行为美,家家幸福和谐美”的美丽庭院,通过多元“美”的融合,从“一处美”转变为“处处美”,共同编织出生态宜居乡村的“大美”图景。
如今的金湖,庭院经济已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布在乡村的各个角落。这些庭院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提升了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它们正在重塑乡村的文化自信和发展理念。当越来越多的农家小院变成创意工坊、民宿客栈、特色果园,金湖的乡村逐渐从传统农耕走向农文旅融合的多元发展之路。乡村振兴,正在金湖的庭院里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