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涟水县以农村重点工作为牵引,以农业项目为支撑,以民生治理为抓手,坚持“三围绕”,强化“三推进”,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围绕抓项目、强产业,推进壮大镇域经济。强化改革创新的主动意识,抢抓政策释放机遇,不断优化空间布局、产业布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创镇域发展活力。加大农业项目招引,加速推进高沟捆蹄、鸡糕和超越工贸二期等已签约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依托红窑芦笋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优势,推动金城、李庄等村以芦笋产业为主导,持之以恒扩规模、延链条、树品牌,加快推进芦笋速冻水饺、芦笋鸡糕等项目尽快形成规模效益,积极推动葡萄真空仓储、面包糠、芦笋红肠加工等项目入驻速度;支持引导红窑葡萄、西瓜、哈密瓜等农产品做优做特,提高附加值。加大特色产业培育,围绕农业产业现代化、规模化,在现有产业基础上,突出一村一品,持续做大做强“一廊三节点四片区”农业产业基地,调优种养结构、调大经营规模、调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带动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培育壮大双码菊花、石庄韭菜、徐集豆丹等特色农业产业。
二是围绕抓发展、促增收,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编制农业产业规划,解决好“种什么、在哪种、种多少”的问题。依托人大五级联盟,做优做强乡村振兴“蔡工联盟”,加快实施“三红”优质农产品种植,特色农产品展销等重点项目,进一步调优产业、壮大实力、打响品牌。集中开展流转土地管理费和公共空间治理“回头看”,推进村办合作社实体化运营,加强与县农发集团等专业公司对接,稳步扩大村集体稻麦和红高粱种植规模,确保稳产增收。鼓励村(社区)发掘本村优势资源,进一步探索“农旅融合”发展路径,推进童话森林、璞趣园、乐享果玩、桃花源等旅游休闲观光项目提升打造,利用群众闲置房屋和集体闲置用地发展乡村民宿、农家乐、露营基地、电商运营公司等新产业新业态,逐步拓展景点“葡萄串”效应,实现旅游兴、产业旺的良好效果。提升村集体增收水平,全面研判村集体经济增收的主导产业、主攻领域,实行一村一策,制定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收计划,实现动态“达标”、持续“递增”。将公共空间治理与“三资”管理相结合,全面盘活“沉睡资产”,推动收回资源资产的高效利用,不断提升村集体收入的含金量和可持续性
三是围绕抓民生、善治理,推进增强群众福祉。坚持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成“头等大事”,高质高效完成民生实事项目。兜牢民生保障,认真落实农村低保、特困供养、医疗救助等各项民生保障措施,不定期开展现场集中“问诊”,切实帮助老百姓解决“关键小事”,尤其是用心用情做好“一老一幼”救助工作,实现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坚持树立乡风文明美德,开展“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挖掘地方特色曲戏,举办特色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坚持“一月一检查、一季度一兑现”,确保村庄干净整洁有序。做好背街小巷、集贸市场、公共空间管理,推进城市社区管理规范化。统筹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整治等重点领域工作,加快补齐短板,落实长效管护,建设和美乡村。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党建引领,完善村民自治机制,以网格为单位,常态化开展民生走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协调化解各类矛盾,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问题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