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5月,我市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抢抓求职就业黄金窗口期,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护航系列行动,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高水平安全创业。
一是聚焦充分就业,构建全覆盖求职招聘体系。持续挖潜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稳住存量岗位,扩大增量规模,帮助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积极开拓市场化岗位,加大岗位信息归集、发布力度,系统征集重点产业、重大项目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精准开展“人社局长进校园”“人才夜市进校园”等招聘活动,创新推出师生观摩项目、就业见习招募等特色活动,组织1037家次重点企业赴高校开展专场招聘42场次,荐岗送岗5200余个。打造“企业展示+岗位推介+简历投递+政策解读+职业指导”五位一体的云端送岗模式,开展直播带岗活动33场,达成就业意向3940人。稳定政策性岗位和公共部门岗位规模,更好发挥政策性岗位吸纳作用。
二是聚焦栓心留人,打造全周期就业服务体系。梳理高校毕业生来淮留淮就业创业政策,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讲、就业服务进校园等活动18余场,提高政策知晓率和覆盖面。结合校园招聘活动、赛事,深入校园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咨询、毕业生档案转递、劳动权益维护等服务,为毕业生答疑解惑。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指导帮扶,创新举办淮安市首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健全就业实习和见习制度,组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参与在淮实习、就业见习3536人,帮助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升级青年服务一件事2.0版,提供政策兑现、就业创业高频事项“打包办”服务,高效兑现购房补贴、生活补贴等1686万元。
三是聚焦提质增效,优化全链条要素保障体系。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完善培养供给体系,推动人才供需有效适配。支持全市4所技工院校增设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检修等本地特色产业相关专业,鼓励高校、职技院校面向在校生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帮助掌握“一技之长”、拓宽就业渠道。截至5月底,已审核发放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技能提升获证补贴1046人次共计156.9万元。聚焦创业学生缺资金、缺场地、缺经验等问题,组建创业服务联盟开展创业主题活动30余场,惠及劳动者4500余人次,审核推荐富民创业担保贷款2.79亿元,惠及初创主体1133个。截至5月底,全市支持成功自主创业1169人,引领大学生创业30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