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食品安全 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时间:2024/01/16    来源:淮安日报    字号:[ ]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1月15日下午,“抓好食品安全 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召开。如何充分利用淮安食品产业优势,抓好食品安全,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围绕这一议题,市政协委员们结合实际展开热烈讨论,提出很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副市长邱华康,市政协副主席张志勇出席会议。

食品安全是一座城市幸福感的重要标尺,考验着城市的综合治理水平,体现着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市民的诚信。市政协委员翟玮玮认为,食品质量是食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研发、创新和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口感,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是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为此,市政协委员徐礼球提出,要加快构建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围绕优质稻米、小龙虾、规模畜禽、螃蟹和绿色蔬菜五大主导产业,以产品为主线,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制定从农资供应、农产品生产、仓储物流、加工销售和品牌营销等全过程、全要素标准,以标准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加快培育选树一批涉及全产业链的生产示范基地、经营示范基地和生产资料供应保障示范基地,完善从生产到流通的全过程技术规程,提高农业生产和社会化服务标准化水平,促进农产品质量提档升级。

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蔬菜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安全更是备受关注。蔬菜种类繁多,栽培茬口、方式和技术复杂,其质量安全面临巨大挑战。为此,市政协委员孙玉东表示,要加强环境治理与基地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和生产能力提高,加强产品上市前的检测和监测,丰富检测手段,杜绝质量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最终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丰富的蔬菜产品。

绿色食品是我市打造“7+3”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协委员庞进亮认为,农产品冷链物流是能够最大程度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促进农民增收、保障食品安全、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他建议,要强化政府引导,鼓励采取多种投资方式,特别是吸引民间资本,通过市场化运作,加大对冷链物流业的投入力度,培育和壮大冷链物流产业。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市场监管、企业主体“三个责任”体系为抓手,以防范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为重点,统筹推进食品产业发展和食品安全监管,取得了显著成效。“食品安全,一端关乎国家产业安全,一端连着百姓民心。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既是党委、政府的重要使命,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要把握好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序社会的辩证关系,在‘产’‘管’‘治’上深入谋划,统筹推进产业发展、政府监管、社会共治,实现产业高质量和监管高效能,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振全社会食品消费信心,全力营造安全、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邱华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