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活则县域强,县域强则市域兴。作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开发园区如何进一步强活力、增动能?1月15日下午,“加快开发园区改革创新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专题协商会召开,市政协委员们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献良策,一句句激情洋溢的话语、一条条睿智中肯的建议,共同推动我市开发园区改革创新,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副市长张冲林,市政协副主席肖天奉、毕丰书出席会议。
深化制度改革是开发园区“动力之源”。“事业发展,关键靠人。”市政协委员徐承光认为,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应该畅通交流渠道,打破身份壁垒,推进人员有进有出、岗位能上能下、薪酬可高可低,打破束缚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框框。市政协委员陈照新建议,应加快并规范综合执法权的改革,厘清职责边界,实现审批与监管无缝衔接。市政协委员吴小松指出,要着力选优配强干部队伍,着力提升干部综合能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人事改革力度,全面激发园区干部活力。
强化要素保障是开发园区“立足之基”。“土地是发展最基本的资源,开发园区亟须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相对粗放的现状。”市政协委员高山认为,要加大清理盘活力度,进行积极的市场引导,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让低效闲置土地资源“醒过来”“活起来”,以“盘活存量”实现“发展增量”。市政协委员冯海洋建议,将低效闲置土地治理从行政任务指标体系转化为招商、企业服务体系,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改造厂房,提升容积率,向存量要空间、向质量要效益。
优化产业结构是开发园区“发展之钥”。市政协委员许昌盛提出,要坚持以产业链招商为主线,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抓手,以招引技术服务性项目为基础,扩大群组、补链强链、完善配套,聚力优势产业集群,打造项目集聚磁场。市政协委员徐铁建议,在制定开发区规划时,可统筹考虑整个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产业等,根据地区的主体功能区定位、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确定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会上,市政协委员朱菊芳、单君、郭健等踊跃发言,从产业集聚、机构调整、要素整合等方面建言献策、各抒己见。针对市政协委员们的建议,相关部门进行了回应,现场智慧碰撞、气氛热烈。张冲林在认真听取发言后表示,市政协委员们的建议既策应了我市深化改革创新的战略导向,又呼应了市委市政府加快县域经济突破、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迫切要求,还卡在了开发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时点,“干货”满满,恰逢其时,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政府部门将认真研究、消化吸收,将市政协委员们的“金点子”化作“金钥匙”,奋力开辟淮安高质量发展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