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涟水县聚焦关键领域精准发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把营商环境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以营商环境“强磁场”激活发展新动能。
一是做优全链条精准服务。打通建设项目在立项、设计、备案、施工、验收、投产等审批全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实现从签约到投产的全链条服务。常态化落实“减材料+免证照”极简申报、“并联审+容缺办”极速审批、“全链帮代办”极优服务“三极”工作机制。扩大项目审批全生命周期应用覆盖面,由二产项目向一、三产项目拓展,推动更多项目实施“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建成即验收、竣工即交付”“四即”快速审批模式。
二是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市场准入方面。丰富营业执照和营业主体身份码(企业码) 在准营、社保、金融等高频涉企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场景。获取经营场所方面。深入推进低风险项目告知承诺制审批,联合验收等机制应用。设置分类实施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试点、“打捆”审批或无需重新办理环评等改革举措。推广不动产登记综合受理、随机派件、不对应审核模式,促进登记业务标准化、登记办理均衡化,减少办理时间。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方面。参照省水电气网服务标准,全流程在线跟踪提醒办理时限,简化审批手续。将临时用水、用电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实现开工前手续“一体化”集成办。劳动力资源方面。为企业提供劳动用工指导服务和法律政策咨询。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健全小微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机制,实现企业内部纠纷预防和自主化解;全面实施劳动仲裁案件繁简分流,提升仲裁办案质效。
三是深化项目审批并联服务。对“拿地即开工”的重点项目实施动态管理,提升在储备、培育、实施过程中的协同水平。在具体推进“拿地即开工”过程中,充分利用项目策划生成和土地出让阶段,分析研判项目推进可能存在的难点、堵点,资规、住建、生态环境等涉审部门提前介入,积极开展用地、规划、图审、环评、能评等方面工作指导,落实同步审查、联审联批协同机制,保障经营主体取得土地及五证申请材料齐全后的3个工作日内实现“五证联发”。
四是构建土地要素保障体系。储备10个以上超500亩集中连片工业用地,形成5~10个可以承载亿元以上项目的整体盘活方案。全面推行工业“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供应模式,为项目提供菜单式全流程服务。盘活低效闲置土地,全面推广产业项目退出机制,综合评价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水平。鼓励产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限等方式,实行灵活土地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