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淮安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出台,进一步部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着力新打造一批专注细分领域、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管理体系完善的专精特新企业,让“小块头”释放大能量。
截至2022年底,我市共培育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21户,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5户、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12户。
突出企业主体 强化政策引导
《行动计划》结合淮安实际,聚焦重点领域,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三部分,涵盖8大工程和4项保障措施。
据悉,《行动计划》要求坚持企业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和培育一批专注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建立梯队培育体系,助力企业持续发展、品牌提升、创新升级。到2025年,力争全市创成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4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0户、创新型中小企业800户以上。
《行动计划》坚持专业化、精益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方向,大力实施梯度培育、创新驱动、强链补链、品质提升、专利培育、数字发展、融资助力、服务提级“八大工程”,加快推动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实现“专精特新”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对标国内乃至世界一流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专精特新企业扶持培育离不开财政金融的支持。去年2月我市出台《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分别从规模企业培育工程、高科技企业培育工程等方面给予企业不同的奖励扶持,财政投入资金创历史新高,鼓励企业投资上规模、助力企业能级上台阶。各县区制定不同的奖励扶持标准,撬动更多金融、社会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创新能力提升 强链补链凸显
《行动计划》以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为目标。到2025年,“专精特新”理念成为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广泛共识和行动先导;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成长为创新发展动力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协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成为全市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创新不断加强。2025年,力争全市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投入超4%,户均发明专利2件,实现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智造不断推进。2025年,力争全市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现全覆盖,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50%、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超60%、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0%。累计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建设智能车间40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6户,重点培育星级上云企业200户左右。地位不断提升。2025年,力争全市主营业务收入占规上中小工业企业比重超50%,重点产业链配套实现全覆盖,力争创成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服务不断强化。2025年,力争建成资源集聚、功能多样、服务规范的网络化、专业化公共服务体系,争创一批省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