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专题专栏 2023年度民生实事专题 项目进展
融家入校,以校连家。近年来,涟水县聚焦小学阶段特殊群体和群众期盼,以农村小规模学校为切入点,创新实施“涟校连家”关爱工程,充分保障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全力以赴破解乡村教育困境。
一是解留守儿童之“困”。义务教育的“短板”在农村,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更是“短板中的短板”。自2021年1月起,涟水县利用4个月的时间深入走访调研了解到,涟水县有1.2万名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其中约有1000人缺少长辈照管。通过一家家走访、一家家交谈,发现这些孩子,大多情感上缺少关爱,生活上缺少关心,一日三餐吃不好,上学放学两腿跑,学习情况无人管。特别是“磊磊们”“楠楠们”在涟水县各乡镇村落普遍存在,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是应尽之责。为此,2021年,涟水县创新实施“涟校连家”关爱工程,确定时码学校为“涟校连家”关爱工程试点校,在全省范围内打造首家公办小学寄宿制学校。
二是全力搭建逐梦殿堂。2021年,涟水县投入2000余万元,选取县域腹部、交通相对便捷的时码学校作为全县农村寄宿制样板小学进行试点改造,为亟待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高水平的学习生活一体化服务。在试点校运营取得良好经验的基础上,2022年,涟水县倾力打造“涟校连家”教育品牌,投资1.85亿元在高沟镇新建一所高标准现代化“涟校连家”寄宿制学校——涟水县红日小学。目前,两所学校共有在校寄宿学生485人,已基本满足县域内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寄宿需求。针对“涟校连家”关爱工程项目学校,涟水县按照6倍小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即每生每年4350元标准拨付寄宿学生公用经费,用于改善寄宿学生伙食、添置生活物资、发放宿管人员工资等,保障学校良性发展。对寄宿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实行免费住宿、伙食减半、免费接送,特殊困难儿童食宿全免的政策。涟水县还安排专项经费,为“涟校连家”关爱工程项目学校购置食堂设施,添置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保证教育教学和寄宿需要。通过教育类“名校优生”招录、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等途径优先满足乡镇教师配置需求,根据教学和管理实际需要,对“涟校连家”关爱工程项目学校适当增加教师编制,在艺体类教师配备上予以倾斜,邀请县内书画名家作为指导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丰富课余生活提供保障。
三是精心打造“涟水样板”。近年来,涟水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学思想,成功探索“涟校连家”发展路径,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幸福成长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提升质量,打造留守、困境儿童优质教育的阵地。涟水县坚持学有所教与学有优教相结合,出台《“涟校连家”关爱工程实施方案》,把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教育工作者推到教育一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瞄准需求,打造留守、困境儿童健康成长的阵地。“涟校连家”项目学校充分发挥寄宿制学校全天候育人优势,统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同时,完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教育关爱体系,建立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档案,明确帮扶老师,协助开展亲子交流,实现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教育全过程管理,使寄宿制学校成为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