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先导区是我市大运河“百里画廊”乡村振兴“1+7+N”示范体系的重点区域,“核心环”则是串联整个先导区的核心结构。
一是摸清现状底数,尊重群众意愿。深入“核心环”沿线开展“沉浸式”调研,充分摸透涉及村庄的人口、土地、交通、特色、产业等现状底数,准确处理好人地关系、交通体系、产业体系等方面的关系,更加科学完善先导区镇村布局规划。
二是完善镇村体系,聚焦成果转化。有序推进先导区镇村布局规划优化、7个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和82个村庄规划编制,为先导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奠定空间基础。分析研究“核心环”内外关系、人口流向、土地集约利用、产业布局等问题,不断优化村庄布局,有效保障规划落地见效。
三是加强多方联动,服务乡村建设。结合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等行动,积极引导资源要素向“核心环”道路沿线规划发展村庄倾斜,合理统筹安排乡村地区各类空间和基础设施布局,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先导区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