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政民互动 在线调查
淮安市反诈宣传公众知晓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反馈
发布日期:2025-10-20    来源:市公安局  字号:[ ]  

为了解淮安市反诈工作开展情况,提升全市反诈宣传服务质量,市公安局针淮安市反诈宣传公众知晓情况开展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如下:

1.参与者中,年龄18岁以下的占0%,18-60岁的占100%,60岁以上的占0%;

2.参与者中,在职人员占98.41%, 其他人员占1.59%;

3.参与者中,非常了解“电信网络诈骗”概念的占74.6%,了解一些的占25.4%,不了解的占0%;

4.参与者中,认为容易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的人群为:老年人占1.59%,大学生占1.59%,职场人士占0%,小学生占0%,所有人占96.83%;

5.参与者中,已经关闭手机境外来电及短信功能的占85.71%,未关闭的占6.35%,不知道如何设置的占7.94%;

6.参与者中,通过哪些渠道接触反诈宣传,讲座占55.56%,短视频/直播占95.24%,新闻媒体占87.3%;宣传单/海报占77.78%,亲友提醒占42.86%,从未接触的占0%;

7.参与者中,参加过多次反诈宣传活动的占57.14%,参加过一次的占22.22%,没参加过的占20.63%;

8.参与者中,当遇到投资或者刷单时,对方让提取现金或购买黄金,邮寄或送至指定地点,认为应该报警,这是诈骗的占100%;

9.参与者中,认为哪个是全国反诈劝阻专线号码,96110占98.41%,110占0%,12345占0%,不知道占1.59%;

10.参与者中,是否收到过冒充公检法人员的来电,称您涉嫌违法需要配合调查并转账到“安全账户”?(公安机关没有安全账户,也不会通过电话、网络办案)收到过的占25.4%,没收到过的占74.6%;

11.参与者中,接到自称是客服的电话,说您购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可双倍退款,需要您提供银行卡信息,会提供的占3.17%,不会提供,会去找官方客服询问的占93.65%,不确定的占3.17%;

12.参与者中,如果熟人通过微信向您借款,理由是紧急情况,认为应该直接转账的占0%,电话或见面核实后再决定占77.78%,拒绝借款占22.22%;

13.参与者中,对于“刷单返利”诈骗的特点,表示了解,是先给小利再让投大钱最后失联占95.24%,不太清楚占4.76%,不了解占0%;

14.参与者中,对于微信、支付宝里的百万保障,认为按照保额收费的占25.4%,免费,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百万保障都是免费的占74.6%;

15.参与者中,和陌生人“屏幕共享”,认为没有风险的占4.84%,认为有风险,“屏幕共享”=共享钱包的占95.16%;

16.参与者中,了解“中奖诈骗”的常见套路(比如先让交手续费再领奖,最后领不到奖)的占92.06%,不太了解占4.76%,不了解占3.17%;

17.参与者中,对于是否会在链接中填入手机号码、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表示会的占0%,看对方身份占7.94%,不会填,填了以后银行卡内的钱会消失占92.06%;

18.参与者中,认为“虚假投资理财”诈骗的特点是承诺高额回报,诱导投资占12.7%, 开始有小额收益,后期无法提现占6.35%,有时需要兑换美元进行投资0%,以上都是占80.95%;

19.参与者中,当发现自己可能遭遇诈骗时,认为第一时间应该报警的占100%;

20.参与者中,对于是否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表示已安装,每周登录一次占65.08%,未安装,但知道这个APP占34.92%,不知道这个APP占0%;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市民对于反诈宣传知晓率较高,绝大多数民众肯定宣传效果并具备基础防范意识。然而挑战依然存在:部分群体对术语化、套路化的宣传接受度较低,针对部分新型诈骗手段的解读存在滞后性。此后会进一步提升宣传精准度、创新宣传形式与内容,协同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反诈合力,筑牢安全防线。


相关信息:淮安市反诈宣传公众知晓情况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