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产业振兴带头人 拓宽创业就业新路径

时间:2021-03-23    来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字号:[ ]

3月10日至19日,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的“强兵兴业”工程首期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训班结业。来自淮阴区的45名退役军人在“蓄能充电”后,信心满怀地奔赴乡村振兴新“战场”。全年淮安将组织培训6期,培养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300余人,进一步拓宽退役军人高质量创业就业新路径。

政策牵引“东风送暖好扬帆”

一是精准聚焦政策需求。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会议精神,把培养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产业振兴退役军人带头人作为办班宗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退役军人力量。二是精准确定培训场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淮阴区委在淮安国家农科园,创新打造“强兵兴业”工程乡村振兴实训基地,利用基地在人才、资源、技术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组织退役军人开展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训,提升培训的“含金量”。三是精准挑选参训人员。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全区退役军人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摸排,精挑细选45名有志于投身乡村振兴的退役军人,作为首期培训班学员。

学用结合“课堂搬到地头讲”

一是调研到一线。为准确了解乡村产业发展、退役军人乡村创业现状,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继业专门利用一天时间,辗转淮阴区七个镇、八个村开展实地调研,进乡村、到地头,边听边看,座谈交流。二是培训到地头。“半天理论讲解、半天实境教学”是培训班的最大特点。既邀请农业种植、养殖技术等专家开展理论辅导,又把培训课堂搬到大棚温室、田间地头,在创业农场、产业基地,由创业大户、农技人员现场讲解实训技能。三是课程接地气。把市场需求大、发展远景好、预期见效快,适合苏北乡村发展的稻菇轮作、稻虾种养、大棚蔬菜、水果栽植等6个产业项目作为培训课程。围绕乡土品牌营销、电商运营等内容,帮助学员提升产业发展后劲,真正实现了参训学员“学得进”、学习内容“用得上”、学成以后“留得住”。

跟进帮扶“扶上马再送一程”

一是全程扶持创业发展。组建乡村产业振兴专家指导团队,教授专家和参训学员逐一结对,对项目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开展常态化指导帮扶;学员之间建立合作共建、互通有无的“朋友圈”,让培训班成为一个永不解散的乡村产业发展“大联盟”。二是聚力解决创业难题。逐一梳理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困惑,分门别类、拉条挂账,细化解决的“路线图”“时间表”。会同农业农村、财政部门和金融机构,全面梳理惠农政策,发放“强兵兴业”卡,引导退役军人在产业发展中正确申领、合理使用奖补优惠政策,破解创业资金瓶颈。三是积极培育创业典型。鼓励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敢闯善为,放开手脚大胆干。对那些项目发展好、带富能力强、群众信赖的产业振兴带头人,大张旗鼓地宣传,并向组织部门推荐使用。

作风锤炼“激情重拾兵之初”

一是主题党建坚定信念。陈继业以《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为题,作开训第一课,激励学员在产业振兴中讲好创业故事,在乡村大地上书写奋斗篇章。开展“学党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走进恩来干部学院党性教育基地参观,接受红色熏陶,坚定理想信念。二是拓展训练凝聚力量。以强化团队凝聚力为核心,开展拓展训练,在相互配合、互相支持中强化学员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作风,提升团队配合、整体协作意识。三是日常管理凸显兵味。培训全程实行军事化管理,45名学员以战斗班为建制,身着迷彩服、重拾兵之初,做到出行有队列、行进有口号、课前有点名、饭前有歌声,一切行动听指挥。参训学员纷纷感言:“退伍多少年,又找回了当兵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