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专题专栏 推动全民健身事业专题 资讯中心
10月13-15日,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二级巡视员梁效平、群众体育司公共服务处处长赵爱国一行来淮调研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工作,副市长王红红、市体育局局长卞玉,省、市、区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调研组一行先后前往淮安区,洪泽区炫彩空间高架桥体育公园、东双沟文创广场足球场和水利体育公园,淮安市体育中心等地,实地查看运动器材、健身步道、足球场、篮球场等全民健身设施,听取关于全民健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详细了解场地和设施的建设、维护、使用等情况。
通过实地调研,梁效平对我市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工作给予肯定,认为我市全民健身工作落实有力有序,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他强调,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追求、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要以提高全民体质及健康指数为目标,加大公共体育设施投入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要进一步提高健身设施运营维护管理水平,发挥好行业主管部门作用,鼓励党员志愿者、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积极参与,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健身环境。要从全市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群体,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体育项目,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广泛深入开展。
“十三五”期间,我市建成规模大小不一的各类体育公园170个,健身步道700公里,形成覆盖城区的“10分钟体育健身圈”。为规范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运营和维护管理,统筹考虑各类使用人群的健身需求,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我市更加注重全民健身场地建设管理运营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着眼于场地设施的全生命周期,多措并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健身安全“烦心”事。一方面积极贯彻《江苏省体育设施管理办法》,结合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现状调查,以“管护”保质量,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对全市各地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室外全民健身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和清理,整理出存在问题的设施清单,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推动室外健身设施建设和管护更加科学规范。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日常管理维护的良好机制,在抓好日常巡查、巡检和器材损坏信息反馈处理的同时,做好与城市管理保洁、绿化等城市管理等部门的衔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接收到各种渠道反馈的公共体育健身场地、器材和设施损坏信息后,安排专人现场处置,明确处置时限。
下一步 ,我市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强化经费保障,继续推进健身步道、户外健身营地、体育公园等活动场地建设,更新维护公共体育场所健身器材,优化提升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服务功能,推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积极倡导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参与健身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推动全市体育事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